长期单独使用杀虫剂防制蟑螂,已导致了抗药性普遍产生。在新药剂开发困难的情况卜,为了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延缓抗性的发展,互配、研究较新的剂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我们常用的剂型如饵剂、粉剂和乳油等不同程度上存在确定,针对它们的不足,本研究主要是根据几种农药对德国小蠊的室内药效试验,确定儿种较好的品种进行互配及新剂型的研究,剂型的研究主要包括:(1)微乳剂的研究;(2)微囊剂饵剂的研究;(3)微囊悬浮剂的研究;这几种剂型继承了传统剂型的优点,又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通过对8种杀虫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根据LD50,发现氟虫睛、三氟氯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三种药剂的杀虫效果较好。对这三种杀虫剂进行互配,根据共毒系数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混剂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增效作用,三氟氯氰菊酯与氟虫睛混剂效果较好的为3: 7的配比,三氟氯氰菊酯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剂效果较好的为5: 5的配比。
微乳剂的制备,通过对配方种溶剂、乳化剂、抗冻剂等的筛选,筛选出了各理化性能良好且药效好的0. 5%三氟氯氰菊酯微乳剂、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0. 5%的三氟氯氰菊酯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
5)微乳剂配方。
以脉醛树脂为囊壁制备氟虫睛与三氟氯氰菊酯农药微囊粒剂,本实验发现在酸化时盐酸分批加入,在终点时pH值为2}-3左右,酸化时间120min、搅拌速度3000r/min和固化时间90min以及选择乳化剂0201B,可以得到的直径小(2}6pm,粒径分布均匀,性能稳定、结构紧密、坚固的微囊。经过微囊包裹后,氟虫睛+三氟氯氰菊酷的混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了。在固化时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微囊颗粒相对与升温固化得到的微囊颗粒流动性要好,且具有成囊快速的优点,省略了冲洗、过滤、干燥等步骤,同时缩短了固化时间,但成本较高。升温固化相对工艺较繁琐,但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对利用阿拉伯树胶与麦芽糊精喷雾干燥法来制备微囊粒剂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发现阿拉伯树胶与麦芽糊精的配比、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乳化剂用量、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等都会影响微囊粒剂的包封率和回收率。因此利用喷雾法制备农药微囊粒剂应选择适合的条件,以获得最好的包封率和回收率。
通过对0.5%氟虫睛三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配方的研究发现,最近配方组合为:剂木钙和BX作为分散剂,用量为2%;乳化剂为月桂酸聚已二醇400酯和TX-10,用量为3};抗冻剂为聚己二醇200、己二醇,用量5%;增稠剂为OX-638用量为1%
针对蟑螂的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生态习性复杂等特点,对蝉螂的防治采取单一的措施往往很难奏效,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日的。把环境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结合起来。同时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是防治抗性形成和有效防治害虫的关键。可利用作用机制不同的且无交互抗性或具负交互抗性的药剂轮换。实验表合理使用或轮用杀虫剂,可避免抗性的发生,将抗氯菊酷的德国小镰在不接触杀虫剂的情况下,饲养至第6代,抗性可消退84.4%,至第10代,抗性可消退92.7%.预计停用氯菊酷3年,换用其他类型的杀虫剂,氯菊醋的抗性就能消退殆尽。Michael E.实验证明抗氯氰菊酯的德国小镰对毒死蝉存在正交互抗性,而抗毒死蜱的德国小蠊对氯氰菊酯产生负交互抗性。建议有机磷药剂的使用应在拟除虫菊醋类药剂之前使用。在施药时,也要根据虫口密度,施药环境选择不同的剂型。
如在蟑螂密度很高时选用传统的药物喷雾或滞留喷洒方法,见效最为明显。在高档的酒楼、饭店等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地方,可首选毒饵和胶饵,即安全又方便,用药少还不易产生抗性。在处理一些无法施药的环境时,可选用烟剂。对己经产生抗药性的药剂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而用一些无抗性或抵抗性的新型农药。如生长调节剂锐劲特(有效成分为氟虫胺、伏蚁膝)等,据报道对具有抗性的德国小蠊有很好的效果。或使用增效剂,常用的增效剂有脱叶磷(DEF),增效醚(PBo)、多功能九四。等。或者使用复方配制,不但延缓抗药性,还弥补一些药物的缺点,例如新型剂杀虫剂开发:美国公司的“威力连锁杀蟑螂毒饵”(Comdat)(AIHydyamethylonl
65%)是根据同穴聚集习性研究的有连锁杀灭蟑螂的毒饵,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剂型药物。
关键词:广州市杀虫公司;广州杀虫灭鼠公司;广州杀虫公司;广州除四害公司;广州杀虫;广州白蚁防治;广州白蚁防治所;广州灭白蚁公司;广州白蚁防治中心;广州灭鼠公司;广州杀老鼠公司;工厂虫鼠害防治;酒店虫鼠害防治
|